七部门: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

XM外汇官网APP获悉,部门10月11日,加强基础建设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了《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(2025—2028年)》。新型信息型制新该文件强调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设施重要性,以及“5G+工业互联网”的推动深度融合,从而加速算力与行业的人工融合应用。还提出提高工业数据要素供给,智能造融推动数据的服务资本化和资源化,建立高质量的合创行业数据集。同时,部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的加强基础建设融合创新,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。新型信息型制新

《实施方案》详细列出了7项主要任务和3项专项行动。设施主要任务包括:

1.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及模式创新,推动推动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的人工升级与探索。

2. 培育和壮大关键的生产性服务业,涵盖科技服务、工业设计、软件和信息服务、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。

3. 分行业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推广应用,促进服务要素更广泛地融入制造业。

4.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,推动形成协调配套的服务型制造标准。

5. 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,通过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合作发展新格局。

6. 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,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。

7. 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基础,包括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及算力布局。

三项专项行动则包括:

1. 开展共享制造的培训与提升行动,建立共享制造平台和开放检测资源。

2. 推动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品牌提升,培育龙头企业及品牌。

3. 开展融合应用场景的创新示范,聚焦各类生产与消费需求。

《实施方案》目标到2028年,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中的作用显著增强,形成包括20项标准、50个领军品牌和100个创新发展高地的目标,以促进制造业的优化与升级,推动全方位的融合发展。

相关保障措施强调:

1. 强化政策支持,为服务型制造企业提供必要的财税支持。

2.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促进区域间的协作与交流。

3. 扩大人才队伍,通过各类培训计划培养高端人才。

4. 推进国际合作,深化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合作,推动中国标准、技术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。

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积极落实重点任务,确保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。

本文编选自“工信部”官网,XM外汇官网编辑:蒋远华。